继续为中国改革贡献“南海经验”

革开放已经走到了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来,从背负“开除球籍”的忧患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革开放已经走到了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来,从背负“开除球籍”的忧患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南海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同行。过去四十年,南海经历了西方发达地区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南海的今天,也不会有南海的明天。改革永无止境,必须进行到底。

    改革就要奔着问题去。过去四十年的改革,就是在不断寻找新办法、新答案、新出路的过程。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改革本身也可能成为问题的来源。“六个轮子一起转”开启了南海的改革大幕,在南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就会发现,此后南海的历次改革如股权确权、政经分离,乃至正在进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基层治理改革等,很大程度上是在设法消化当年遗留下来的夹生饭。南海发展先走一步,新问题和老矛盾交织叠加,改革任务更为艰巨。当前诸多问题中最关键的,一是空间问题,二是治理问题。南海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50%,发展了170年的香港只是21%,如果不向存量土地要空间、不在形态提升上想办法,高质量发展不可能实现。同时,城市化、工业化深刻改变了农村治理格局,传统的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小马拉大车”,早已不堪重负。解决当前问题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四十年前,南海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才能重塑发展优势。

    改革走到深处是制度。几年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时隔四十年再次到南海调研,在了解了南海行政服务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后,发出感叹:“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制度创新!”过去40年,南海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绝不仅仅是让300万南海人民实现了富裕,同样重要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所引发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有的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推广,有的甚至纳入国家的制度体系。今天,制约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机制的掣肘。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也重在强调体制机制创新。南海承担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旧改造、城镇化等一系列全省、全国的改革试点,理应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更大的担当作为,努力为中国改革继续贡献“南海经验”。

    改革说到底是一种精神。1980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到南海参加县党代会,鼓励南海在广东“四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38年过去了,南海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股激情和坚决,穿透时空感染着今天的我们。南海不沿边、不靠海,在行政序列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区,凭什么在广东一百多个县中先行一步?凭的就是这个“敢”——敢于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创造,敢于追梦圆梦。改革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要有这么一股闯劲、一股锐气的。我们不能拿昨天的成就来继续证明今天的辉煌,更不应该被昨天的历史捆住今天的思想和脚步。我们必须保持当年“敢”的精神,守护往日的创业情怀和创新激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前段时间,南海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验获得国家自然资源部肯定。四十年前,南海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成就了以南海命名的土地制度改革模式——“南海模式”,开辟了一条在集体土地上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四十年后,发轫于农村改革的南海又一次从农村入手开启新时代的改革。这场改革将走向何方?一切都等待历史来检验。

来源:珠江时报

分享到:

2018-07-13 09:02:15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