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666!南海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圈

南海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4月17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在南海召开。会议透露,该研究院计划于明年投入使用,将成为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高配”科研平台。

这只是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在“傍大学”,链接高校资源,加强院地合作来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又一案例。而在早前,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南海区签署产学研合作备忘录,约定投入更多资源、打造更高平台来推动合作。南海区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和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也签订“共建广东武汉理工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框架协议书”,探讨氢能技术与产业化实践应用发展战略。

从中国科学院、港科大,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材料,到离岸孵化、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南海区从技术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创新体系等多个方面不断夯实创新基础,有力地增强南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于是,在南海三山片区,季华实验室主体工程动工建设;2018年,平均每天新增近2家高新技术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制造业大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已成为南海这座千年古郡、岭南重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积极“傍大学”

以院地合作促产业转型

按照计划,佛山、港科大、南海三方将在南海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至市级层面的合作,并加大市、区两级的扶持力度,三方共建“香港科技大学(佛山)创新中心”。

早在2012年,由南海区政府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便已投入运营。2018年,双方签署二期合作协议,在香港科技大学内合作共建“香港科技大学南海创新中心”,与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行“双中心”平行运作。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已成为南海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

南海升级与港科大的合作,瞄准的正是港科大掌握的科研成果。这样的案例在南海还有很多。近年来,南海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工大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有进行科研技术落地的对接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便是一例。该研究院是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佛山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建设,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经营管理,目前已成为南海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

作为国内顶尖的科研院所,中科院也与南海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从2009年起,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进入南海,双方开展合作项目累计1200多项。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清华大学力合(佛山)科技园、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产学研项目,东软华南IT创业园等产业孵化器等纷纷进驻。

显然,南海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在国家提出协同创新之际,通过“傍大学”,把高校与企业、政府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显然是一条捷径。

搭建创新平台

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引擎

2018年年末,寒意料峭,南海区三山文翰湖公园北侧却热闹非凡。作为首批4个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立志“顶天立地”的季华实验室在此正式宣布动工。

季华实验室开工仪式现场。

为了建好季华实验室,佛山南海专门拿出三龙湾高端创新聚集区核心区域——三山文翰湖畔960亩地。同时,制定了五年投入不少于55亿元的建设运营经费方案。用佛山市市长朱伟的话说,“要举全市之力推动季华实验室建设。”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梦高质量发展,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在加强与包括中科院在内的院地合作,整合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资源的同时,南海也用足用活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公共平台,以此来集聚高端创新元素。

除了全力以赴推进季华实验室基建工程外,过去一年,南海还引进或牵手了一批国字号科研院所及重大创新平台,比如安全产业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氢能产业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

此外,里水的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丹灶的仙湖氢谷和智能安防产业平台,狮山的军民融合平台和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也成为南海集聚创新要素,打造“高精尖”产业的重要阵地。

如何加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近年来,南海区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比如在《佛山市南海区品牌企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争取5年内以品牌企业为主体累计实施10~15个重大科技项目,按项目总投入的20%~30%给予事后奖补。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此外,南海区通过研究制定高企做大做强和后备高企的扶持政策等,引导高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体系,持续加大高企培育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伴随一系列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南海区也逐步抢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大数据产业便是一例。过去一年,工业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牵手华为开展战略合作,引入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京东云(佛山)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佛山)数字仿真研究院等行业巨头或权威机构。

一系列数据与成果,印证了南海在此领域的努力和成效。目前,全区新增高企684家、总数达1523家,稳居全市首位。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增至7家和9家,瀚天科技城、联东U谷等载体成为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摇篮。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省、市两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到216家和381家。

构建人才创新体系

完善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

自2015年落户南海,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独角兽”。

“我去过很多城市考察,上海、深圳都曾给我们抛出了橄榄枝,但我认为南海的营商环境是最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安齿生物科技董事长陈贤帅坦言,南海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及完善的政策扶持是吸引他落户的关键。

安齿生物科技公司生产场景。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南海构建创新“生态”圈最重要的一环。

2018年1月,南海区优化调整全区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人才认定方式,加大人才扶持力度,《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佛山市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扶持奖励办法》等7份优化升级的人才新政“横空出世”,重新构建出新的人才政策体系。

近年来,南海区不断出台政策,创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释放人的活力。从2011年7月南海区正式实施“人才立区”战略以来,时至今日南海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从企业初创到企业成长和企业壮大,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南海还围绕区域产业导向,出台覆盖高端、中端和基础各层次的产业人才政策;出台领军人才扶持办法和“蓝海人才计划”等政策,大力吸引国际性领军人才。2016年7月,南海创建国内证券市场外首个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这是全国证券场外市场首个专门为创新创业人才设立的特色板块。此外,南海还不断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

从历史纵向看南海,你会发现在每个历史节点,南海都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在先行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深化品牌南海建设,加快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全面开启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新征程的历史新节点上,南海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特写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逐步形成完整产业创新生态

12个项目已确定入驻

当前,大量制造业企业都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问题。大力引导企业引入工业机器人,实施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升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是当下南海传统制造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为此,南海区早在2016年便提出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以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流。2016年10月20日,“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在佛山高新区揭牌成立,以“机器人+智能控制”示范创新应用为突破,实现南海制造业从“品质制造”迈向“品牌制造”。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安排厂房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完成展厅建设并投入使用,中心的展示、产业引进、集成、金融服务等功能已基本具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中心已集聚一批机器人知名企业,逐步形成了“核心技术研发—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应用—工业大数据”的完整产业创新生态。

目前,非夕机器人项目、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项目已确定入驻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其中7家企业已开始投入生产。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项目的陆续进驻,中心功能将不断完善,将成为国内有影响力机器人研发、生产、集成创新基地,同时也将有力促进佛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 刘永亮

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婷

分享到:

2019-04-19 08:19:53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