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听听南海街坊讲述父亲的故事~~

父亲总是不言,却用实在的行动教导我们如何做事;父亲总是严肃,却用深沉的爱指引我们如何做人。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父亲总是不言,却用实在的行动教导我们如何做事;父亲总是严肃,却用深沉的爱指引我们如何做人。昨日是父亲节,不少南海人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父亲。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代表,倾听他们讲述和父亲的故事。

桂城退伍军人苏伟明:两代从军路一门好家风

他用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军人品质滋养着孩子的成长,带动两个儿子进入军营

苏伟明和小儿子合影。

当被问到“有什么想对父亲说的”时,一直以硬朗形象示人的苏杰泉一时有点“语塞”。他笑称,两个大男人,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感谢,“就一句话:不为往事忧,余生只愿笑,下辈子还做您的儿子!”

家住桂城的苏杰泉出身军人家庭,19岁那年,在敢担当、心向善的父亲苏伟明的影响下报名参了军,如今弟弟也在部队服役。一门出三兵,两代从军路,一门好家风。昨天是父亲节,让我们走进桂城这个退伍军人家庭,了解他们父子从军、乐善好施的动人故事。

父亲19岁成铁道兵曾支援唐山震后重建

苏伟明出生于1959年,年届六十,是土生土长的桂城平洲人。10岁那年,邻居应征入伍,身着崭新的军装,全村敲锣打鼓欢送。目睹这一幕的苏伟明,心中种下了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那时我就觉得去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

1978年底,响应国家的号召,苏伟明应征入伍,坐了六天七夜的火车到了北京军区。三个月的新兵集训,淬火成钢,让他终生难忘。南方兵到了北方,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克服严寒的天气,“我们要穿着十斤重的‘铁头鞋’,在零下27摄氏度的雪地里爬,而窝窝头、高粱等北方的食物也让很多从南方过去的新兵不适应。”回忆当时训练的情形,苏伟明仍历历在目,在最难熬的那三个月里,他身边很多战友都偷偷抹了眼泪。“训练肯定是很辛苦的,熬过去就好了。”苏伟明暗暗给自己鼓劲。

经过三个月艰苦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苏伟明被分配到汽车一连队,成为了一名铁道兵。“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是铁道兵日常最真实的写照,他们肩负着工程保障、物资运输和铁路建设等重要使命。对于苏伟明而言,三年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还是1979年支援唐山震后重建的日子,“整个55团支援唐山震后建设,运送建筑材料,帮当地铁路职工建了很多民房。”

2008年,苏伟明还和战友组团回到当年在唐山援建的小区,探望了当地的群众。“他们都非常感谢我们对唐山灾后重建作出的贡献,但是有一点对我们‘意见’很大,说是空调师傅最怕去那个小区装空调,因为我们当年建的房子太结实了,师傅花几个小时都钻不了孔。”说起群众的“投诉”,苏伟明忍俊不禁。

部队艰苦的训练生活磨炼了苏伟明的意志,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说,部队带给他的精神力量是最大的收获,三年的军旅集体生活,也锤炼了他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送两儿子进军营 把“铁”炼成“钢”

父亲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军人品质,从小滋养着孩子的成长。在苏伟明的鼓励和劝导下,两个儿子也相继走进了军营。其中,大儿子苏杰泉2005年应征入伍,在海南磨炼了两年。二儿子苏杰超在2015年入伍,在惠州服役至今,目前已经是一名士官。

“我从小羡慕当兵的父亲身体强壮,一年四季都能洗冷水澡,很少生病。”回想当初决定从军的初衷,苏杰泉笑称原因其实很简单,从小瘦弱的他,也想像父亲那样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初到部队,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再加上战友间相处的小摩擦,一开始苏杰泉并不适应,每次和父亲通电话都少不了抱怨几句。“父亲总是安慰我说训练肯定会辛苦,熬过去出来就是一个人才。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钢枪需要磨炼才会锋利,不磨炼是会生锈的’。”父亲这句铿锵有力的话一直鼓舞着苏杰泉,也影响着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经过一番交谈和开导,苏杰泉慢慢适应了部队的生活,也认识到在一个集体中要有责任有担当,要团结一致,逐渐坚定了意志。

如今,苏杰泉已经退役回到南海,踏上工作的岗位。“希望他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上。”苏伟明说。而对于正在服役的小儿子,苏伟明希望他认真训练、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国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乐善三代传 热心参加公益活动

1981年退役后,苏伟明一直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种大小志愿服务活动。他说,他从小受到乐善好施的爷爷影响,而部队的锻炼则让他多了一份社会担当。

2006年7月,广东韶关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苏伟明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报道,立即联系了当地的战友了解情况。得知乐昌地区受灾严重,部分群众粮食短缺,他马上发动战友捐款,短短两天时间就用筹集的善款买了6吨的油、米、面等粮食物资。随后,他和另外4名战友一起,开着两辆车从桂城平洲出发,将物资运往灾区。

“去到当地发现很多路都被洪水冲烂了,上游的桥也被冲垮了,我们绕了一个大弯,多开了40多公里才把物资送进去。”苏伟明回忆,他们前后足足开了5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塔头镇。

“我是从汽车连队出来的,对开车的技术有信心。当时也没有多想危不危险,心里只想着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将物资送到目的地。”到了当地,苏伟明和战友们又马不停蹄给村民发放物资。村民们拿到应急的粮食物资,一个劲地对他们说谢谢,事后当地群众还给他们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而这在苏伟明看来是自己应该做的。

劝阻闯红灯的市民、慰问困难战友、给遭遇水灾的群众寄慰问金……不管大小事情,只要苏伟明看到,都会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明叔一直是个很热心的人,他在战友中也很有威信,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参与帮扶志愿活动。”桂城街道社会工作局副局长梁礼森说。

苏伟明乐于助人的品格,也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孩子,两个儿子从小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出外也会主动让座、扶老人。“父亲经常说,出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担当,不怕吃亏。”苏杰泉一直记得父亲的谆谆教导,他也会像父亲那样,保持军人本色,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作为儿子,苏杰泉说,对于父亲的爱不太会表达,但是永远心怀感激。“不为往事忧,余生只愿笑,下辈子还做您的儿子!”这是他一直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

南海企业家何丽章:“老好人”让儿子悟出经营之道

他教会儿子做事要三思、经营要用心待人处事

何丽章和两个儿子合影。

昨日是父亲节,来自佛山市富丽星纸品有限公司的“企二代”何志锋讲述了他和父亲的故事。

在何志锋的眼里,父亲何丽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父亲言传身教,从小就告诫他做事情要三思。而在进入企业学习经营管理企业时,何志锋虽与父亲偶有意见相左之时,却也从中悟到企业经营的精髓,即用心待人处事。

何志锋希望,自己和弟弟将父亲钟爱的造纸事业做大做强,这便是给父亲最好的礼物。

父亲传授思考逻辑让儿子不再调皮

儿时的何志锋很是调皮,七八岁时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游戏厅玩游戏。有一天,他一个人在游戏厅玩游戏时,刚兑好的游戏币被比他大的小朋友抢走了,只能哭着回家找父亲,求父亲帮忙去教训他们。父亲一开始不愿意,但最后还是在他的眼泪攻势下答应了,何志锋就在家里等着父亲回来。但是,父亲回来后却告诉他,并没教训到那些人,因为人家已经走了。

直到何志锋上初中时,父亲才告诉他,其实那天去到现场,那些小朋友还在,但他在“下手”之前先三思,决定不插手小孩子的事情,要让小孩子自己去解决,若是大人插手,会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孩子当时虽然吃了亏,但是也长了记性,再也没有去过游戏厅。

“父亲希望通过这个事情告诉我,做事之前要三思,不要一味冲动,要先明白你要做的这件事情的后果。”何志锋说,从那时起,他在做事情之前,都会有意识地按照父亲所说的这个逻辑去思考,这样最直接的效果便是初中爱打架的他,最后不再打架,将精力放到学习上。

儿子从父亲身上悟出经营之道

“我父亲是个老好人。”在何志锋的眼中,父亲的老好人性格,让他们在关于企业的经营上不时会有一些小冲突。

何丽章创办的佛山市富丽星纸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复印纸、试卷纸生产商,目前拥有“富丽星”“金一叶”“满天星”三大品牌。5年前,在刚刚接手企业的时候,何志锋不理解父亲“谈生意”的方式,因为在他们“谈生意”的时候,习惯先花费70%以上的时间喝茶、聊天、拉家常,最后才花上3到5分钟谈业务,甚至在最后的10分钟敲定合作。

作为年轻人,何志锋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经常会直奔主题,然后迅速敲定合作内容。“父亲他们老一辈人做生意,讲的是信任感,但是我们这一辈更多的是组成利益共同体。”何志锋说。

近两年来,随着造纸行业“大洗牌”,市场不断波动,何志锋发现,父亲靠着信任感积累下来的客户是比较稳定的,而自己用极短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会出现比较大的潜在风险。这时,何志锋突然就悟透了父亲经常说的“经营企业时,要先懂得做人,再做事”。

不过何志锋并没有照搬父亲的经营理念,而是在父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他希望自己能够再往前一步,做到先做人后做事,同时也要让身边的人受惠。

文/珠江时报记者 柯凌娜 李春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19-06-17 09:00:52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