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书写“三色”蝶变故事:坚守绿色家底 传承红色家风 充实金色家园

依托生态与文化优势,发展民生经济,书写幸福小城故事。

今日之西樵,坐拥西樵山,广迎天下客;身处小城镇,心怀天下事。细数西樵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绿色是其家底,红色是其家风;步入新时代,西樵更是紧抓民生经济,努力为群众建好“金色家园”。

历史上,西樵曾绽放出亮丽色彩,广为天下知。且不论考古学家对西樵山于4500万年前火山爆发“出世”的推断,以及其在新石器时代就奠定了“珠江文明灯塔”的考证;也不说历史学家对这座500年前“理学名山”曾有“天下西樵”盛况的考究。就从近代史来看,这里也与天下大势、与国运兴昌紧密相连:晚清时期,康有为从西樵山出发,将其治国理政思想写进“万言书”,掀起“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浪潮;70年前,西樵人区梦觉从松塘古村出发,将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展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的面前;40年前,敢为天下先的西樵人从连片的桑基鱼塘洗脚上田,将致富的故事率先讲起。

山水不言最动情。一座西樵山、一片听音湖、一个幸福小镇,正忠实地书写着这片“三色”热土的蝶变故事。

听音湖的环湖景观尽显绿色生态美。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摄

坚守绿色家底 建设品质城市

绿色是西樵的本色。“山清水秀生态美”是西樵镇的金字招牌,也是该镇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的追求。近年来,西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协调推进“美丽西樵”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彰显金山银山的“价值”。

在西樵,山水有相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上古木参天,幽静空明,是一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写意画;山下听音湖畔,游人如织,是一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仕女图。

动静之间,不变的是对绿色的坚守。

2018年,西樵镇森林覆盖率比森林小镇建设规划目标高出3.4%,新增绿化种植面积1200多亩,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打造了西樵镇“文翰樵山,渔耕粤韵”的城镇名片。

西樵镇努力打造“文翰樵山,渔耕粤韵”的城镇名片。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摄

占地13.6平方公里的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处泉眼、瀑布,清幽宁静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西樵山是个天然大氧吧,空气负离子含量达13.2万个/立方厘米。西樵山下渔耕粤韵农业公园占地面积约500亩,绿色盎然。

听音湖畔,西樵公园“新秀”听音湖公园获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位居“佛山十大最美公园”榜首。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西樵镇把好经济发展尺度,坚守住生态文明底线。

当下,西樵镇正对原有的优良环境开展保护式发展,以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全镇绿色生态和谐融合,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标杆区,努力为佛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提供支撑。西樵以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并重的践行经验,让世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表示,西樵将紧抓国家级生态公园创建契机,最大限度巩固和发挥镇内生态优势,强化规划引领,突出生态保育,统筹推进特色生态项目,搭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大平台。通过着力打造具有“山、水、林、田、湖、文”的风光,重点突出桑基鱼塘的特色主题,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绿化景观现代化水平;同时,对西樵山上植物进行整体规划,培育地带性树种,改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山上建设5A景区,山下建设“5A”城市,着力推进建设大湾区高品质城市。

南海西樵听音湖片区。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传承红色家风 夯实党建堡垒

红色是西樵的底色。西樵积淀了厚重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丰富多彩。西樵山上,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学子在此默默凭吊。西樵山下,区梦觉故居及事迹展览馆被佛山市委组织部确定为红色教育基地。

对于西樵的发展,经济是命脉,文化是基因。文化只有变成家风才是最好的传承。其中红色文化是西樵家园建设的精神因子,是西樵发展的家风传承。

6月22日,在西樵镇上金瓯社区松塘村,“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驱精神”佛山市第二批党员教育基地(区梦觉故居)揭牌、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揭幕,将进一步挖掘上金瓯的红色资源。为更好推进基层红色阵地的建设,社区党委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从阵地维护、讲学导赏、文化保育等方面,设立党员责任岗。

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陆祖桥表示,未来上金瓯将以区梦觉故居和事迹展陈馆为阵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挥红色资源的教化育人作用,结合松塘翰林文化特色,全面打造红色学习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动红色基因和古村保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据了解,西樵镇打造的首条红色基因旅游线路,就结合了松塘村翰林文化、区梦觉故居和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

小朋友参加松塘翰林文化节活动。 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传承红色精神,夯实基层党建堡垒。7月28日,西樵镇举办“党员志愿争先锋,党群合力共缔造”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三级党建网格发布会。西樵镇的三级党建网格建设将村、社区党组织、经济社、住宅小区、党员和村、居民居住分布等划分成一至三级网格,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创新新时代联系群众工作法。按照工作方案,西樵镇以村(社区)为一级网格,经济社、住宅小区等为二级网格,三级网格是由村(社区)党组织结合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的意见,根据党员和村(居)民居住分布、生产生活传统等划分,每个网格覆盖50户左右,网格内设置党小组。

如今的西樵镇,正通过实施“寻找文化力量,传承红色家风”行动,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和修缮工作,把“散珠碎玉”串成“红色珍珠”,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充实金色家园 筑牢民生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西樵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准抓实。

创新是西樵发展的保障。创新的西樵按照“文旅融合城市,产城共融提质”发展路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站在产业发展的维度,西樵是典型的珠三角专业镇,它曾在陶瓷、纺织等产业高速发展中获得耀眼的光环,也在环保问题中遭遇过“阵痛”,又在转型升级大潮中率先探索绿色环保之路。在淘汰了众多落后产能的同时,西樵还成功培育了蒙娜丽莎陶瓷、啟盛卫生用品等一批“隐形冠军”,从无到有拿到了“中国妇婴卫生用纺织品示范基地”等国字号招牌。

开放是西樵最大的机遇。开放的西樵,具有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越地理位置,是镶嵌在大湾区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西樵正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站在城镇形态维度,西樵坐拥西樵山与西江,既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桑基鱼塘,也有繁华的中心城区;既有科技工业园等典型的珠三角工业园区,更有以轻纺面料著称的专业市场;同时,今天的西樵也在为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提升而努力。

有了创新开放,才有了西樵殷实的“家境”,才有了建设“金色家园”的保障。在激荡的时代浪潮中,每一座城市和地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坐标。西樵也不例外,它将发展所得最终都回归到民生所向之中。

在2019年初召开的西樵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西樵镇发布了新一年发展大计,其中重点就是做好教育、医疗、出行、卫生、环保、安全生产等“十大民生实事”。“以最大的努力,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加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以大手笔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西樵镇将全力建设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发展标杆区、城乡融和共治先行区。”关海权说,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特写

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民生为本

守住根本才能赢得机遇,党群共建才能长治久安。

文化与生态是西樵的根本,坚守文化传承,保护生态发展就是坚守和保护西樵的发展机遇;党建引领是基层发展的领头羊,共同缔造则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就是坚持西樵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针。

关海权表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西樵的精神命脉,是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于西樵人民而言,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余年来,历届西樵的领导班子都将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期投入。西樵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今日的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民生,金山银山是保障。

西樵镇在探索民生发展共建共治共享路径时,党政班子深刻地认识到一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关海权在“党员志愿争先锋,党群合力共缔造”的主题党日活动中表示:“要认真把握新时代党员志愿服务的原则,首先要突出利民。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不计报酬,不图名利,不求回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将民生事办好、办细、办实、办长久,正是西樵镇党政班子在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中的民生思维,让这个小镇不断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员成为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当前西樵发展正处于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

而民生思维下“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理念落实,无疑是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共同振兴家乡的最好法宝。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维德 通讯员 关蕴琪 张嘉宜    

来源:珠江时报 记者 李维德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19-08-07 08:56:10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