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布局“两高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通过精准招商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接下来的2个月,南海将迎来“大会旺季”。10月25日~28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支持的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将在南海举行,届时将有国家相关部委、全球组织机构、科研院校、汽车集团、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企业等2000多位嘉宾齐聚佛山。而2019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将于11月底再次在南海举办。此前,2019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已于8月在南海举行。

纵观三场大会,主题无一不是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以安全产业为例,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安全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万亿元。而氢能也首次写入2019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制造业大区的南海,一方面,通过发展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通过精准招商引进龙头项目,高起点打造平台,全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

怡海湖科创产业带。

老树开新花

“腾云计划”赋能 传统产业插上“云”翅膀

维尚家具五厂,是一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工厂。从接到订单的那一刻起,维尚家具就把所有的订单分解成了不同的“数据”,面对不同的订单需求,维尚家具会对同样需要某一类板木的订单进行合单。依托于这样的数据化生产,维尚家具成功破解了定制家具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2012年,维尚家具正式引入云计算。目前,该公司已搭建起一个拥有200台服务器的“私有云”。“我们把数据储存到云端后,通过算法的支撑能够优化排产计划。”佛山市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干说,“上云”以后,借助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生产任务分发的最优,工厂平均每年能提升10%~20%的效率。

在上世纪80年代,南海大胆提出了“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层次一起转”的战略,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集群,如盐步内衣、西樵纺织、大沥铝材、平洲制鞋等,这些集群成了南海很长一段时间的产业名片。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劳动力、土地要素成本的变化,传统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命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怎么转?怎么升?考验着南海。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转型升级需要新的思路。“我们要通过发展高品质服务业,来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认为,南海的中小企业众多,传统企业依靠自身很难转型,政府需要通过引进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科技金融等,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

从2017年起,南海开始发力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等服务业,率先启动建设了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那一年,华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南海落子。今年6月,南海发布《佛山市南海区“腾云计划”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1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系统性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进行规划,任务包括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和运用能力等。

“腾云计划”之下,南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今年8月,南海区工业互联网联盟正式成立,目前,联盟已吸纳超过60家成员单位,南海“上云上平台”的企业已超过300家,接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超过100家。

星联精密企业所在地。

汇聚新产业

外引内培 “两高四新”形成虹吸效应

“除了汽车产业以外,南海还希望在智能装备、以氢能为首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与日本开展深入交流和合作。”8月29日,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南海投资说明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汉全向在场日企抛出橄榄枝。

对日招商15载,以2005年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落户南海为标志,南海引进了一批日资汽配、家电产业。以2017年东丽集团新材料项目落子南海为标志,南海希望与日本在新兴产业展开更多合作。

招商产业重点的转变,是伴随着南海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比重不足,一直是南海产业结构的一个短板。以2018年为例,南海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周边的东莞、中山等市,支撑明显不足。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这就要求南海必须弥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短板。

知不足而奋进。从2017年开始,“发展新经济,凝聚新动能”,成为南海经济的主抓工作之一。这一年,南海的新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期,首先是与华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联姻,向大数据产业发力,与此同时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推动。

新兴产业毕竟种类众多,如何结合优势进一步聚焦?2018年,南海明确提出构建“两高三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两高”指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三新”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2019年初,以中国中药总部、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等龙头项目落地为契机,南海确立“两高四新”(新增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发展导向,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同,2018年南海引入了包括一汽-大众MEB电动汽车、日本东丽、上海重塑等一大批行业龙头项目。”顾耀辉在一次推介会上介绍,“目前南海‘两高四新’各产业领域都有龙头项目或国家级平台落地,虹吸效应正在凸显。”

“两高四新”为何能显现虹吸效应?南海在摸索中形成了一套“南海经”:引项目、搭平台、聚生态。

“重点瞄准新兴产业招商,重点瞄准大项目招商,以大项目来拉动新产业。”南海经济促进局局长伍慧英介绍,南海主动“走出去”,利用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办事处作为深入“两高四新”产业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加大力度对接项目。除了对日招商外,今年6月,南海还赴深圳推介智能安全产业。

要引进战略性新型产业,还要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平台,通过载体的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项目的培育。放眼望去,一个个现代化、特色鲜明的产业平台加速崛起,例如,东部的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等,中部片区的佛山高新区南海园,西部片区的仙湖氢谷、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产业园等,正在加快创新资源要素的汇聚。

凝聚新力量

牵手大院大所汇聚全球创新资源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17年以来,南海把抓高企,作为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数据显示,2016年,南海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534家,而到2018年,南海累计已有1513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接近2016年高企数的近三倍。这意味着,2018年,南海平均每天新增约1.9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除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外,南海还通过引进大院大所,积极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形成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地方政府等相关主体协同促进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

“这是我们成功研发的微波电源发生器,达到高性能、低成本。”在三龙湾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的季华实验室内,一台如一般电脑主机大小的微波电源发生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季华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介绍,这台设备是半导体生产商都要用到的关键设备,以前只能依靠进口。

季华实验室还在星地一体量子通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星地一体量子通讯’项目已成为省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经费4800万元。”季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宋志义告诉记者,目前实验室已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重大项目3项。作为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将按照最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的标准,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而市区政府的投入也是巨大的,5年将投入55亿元。

改革开放至今,南海以专业镇经济闻名,形成了“制造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的鲜明产业特色,但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南海始终希望探索一条通过创新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创新的路径。为此,南海大力引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大院大所的进驻。截至目前,南海已累计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7家高校院所,达成了共建22个创新平台的合作,覆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技术等南海重点发展产业。

根据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联合公布的“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区/县”榜单,在TOP10榜单中,南海区位居全国第八名。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榜单涵盖了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各区县,这意味着南海进入了中国创新阵营的“第一梯队”。

过去70年,南海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南海将抢抓大湾区的机遇,继续先行一步,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特写

星联科技:牵手院士掀起材料加工革命

8月29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北京传回南海: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其中,作为广东小微科技成长型企业的代表,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联科技”)董事长张伟明是佛山市唯一获表彰的企业家。

在与南海相隔数千公里的新疆,星联科技生产的“高强度全回收农用地膜”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示着全球领先的技术。这一新型的农用地膜,把普通地膜的40%回收率提升至近100%,为新疆地区解决了残膜污染的重大难题。

重大突破的背后,得益于四年前的一次重要“牵手”。2015年,时任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伟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牵手”,创立星联科技,开始在南海推动全球首创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下称“ERE技术”)的产业化。

该技术曾在2014年获得了国内专利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国专利金奖,以及2015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它颠覆了百年来以螺杆实现剪切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ERE技术几乎能与所有产业领域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催生出一大批新材料、新产品、新产业。星联科技已跟中国航天集团、中石化、亨通信团、金发科技等公司达成合作,在其领域进行相关产品的应用开发。

牵手院士团队协同创新只是一个开始。在三山新城,以ERE项目为基础,星联正在建设一个产业园,孵化更多相关的新材料技术和产业;此外,星联开发的应用ERE技术的设备已进入小批量生产。“在5年之内,让公司的产值达到30亿元。”这是张伟明在今年年初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年智

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19-09-24 08:54:38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