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三项改革”!南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11月14日,南海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珠江时报讯(记者/程虹 刘永亮 通讯员/钟婷婷 钟浩欣)自7月1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南海区工程建设项目阶段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比全市24.7个工作日短近25%。在此基础上,南海还要继续加速。

11月14日,南海召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区长顾耀辉透露,“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改革三项改革实施方案已正式发文,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同时,依靠超过19亿条的“数据家底”,强化业务应用,推动部门业务智慧化,将成为南海区下一步“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

南海召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珠江时报记者 刘贝娜/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佛山市、南海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今年6月,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联合区发改等部门推出三项改革,从项目落地前置环节再挖潜,为工程建设领域提速。

“目前,已有镇街上报了13项有意向纳入模拟审批或标准地建设的项目。部分镇街已经先行先试,将改革方案应用到项目上。”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李毅佳透露,丹灶镇的汽车电抗器生产项目已经在开展模拟审批,近期已进入立项用地阶段的勘察文件备案程序。

“要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将这13个项目作为先行试点项目,有序有力推进,以实打实的项目建设成果,回应全区的关切、赢得市场的青睐、坚定发展的信心。”顾耀辉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推动“模拟审批”制度改革、“标准地”制度改革、招投标制度改革相互联动,形成整体政策合力。

南海区智慧运行中心。珠江时报记者 刘贝娜/摄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从‘流程优化’转为‘流程再造’,还必须以‘数字政府’作为支撑。”顾耀辉说。

为此,南海也将大力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作为全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去年10月,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正式启动。今年6月底,“城市大脑”首期已初步建成,数字南海展厅、数据中心机房和政务云平台投入运营。

目前,南海正推进“城市大脑”二期建设,重点是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作为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经济分析、财税监测、治污、工业园改造、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等,将重点攻坚固投工程项目管理、城乡融合试点、财政、社保民生等部门的专题应用场景开发,实时感知政务、经济、社会、城市各方面的数据,打造城市驾驶舱。同时,南海将选择试点镇街深度合作,推动城市大脑对镇街的赋能及数据应用,实现“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管理城市”。

数字南海展厅。珠江时报记者 刘贝娜/摄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要强化数投公司的统筹建设功能,也要大力推动‘城市大脑’项目应用场景开发,并积极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改革。”顾耀辉强调,各镇街、各部门务必打消顾虑,对“城市大脑”项目抱着开放心态,只有广泛推广应用,才能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产生新的数据,才能达到“越用越好用”的效果。

相关报道

“如果按照以往的审批流程走下来,我们要拿到施工许可证,可能得花3个月。但现在走‘模拟审批’通道,1个多月就搞定了。”谈及最新一次的审批过程,丹灶田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方——士德古斯公司的现场主管梁康维很兴奋。他说,有了“模拟审批”,很多审批环节可同步或者提前进行,节省了很多时间。

“模拟审批”只是近期南海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的成果之一。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近期,南海区先后推出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改革三项改革,大大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并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创新力度很大,“数字政府”基础平台也已搭建完毕。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落实。用区长顾耀辉的话说,唯有将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将工作推进下去,才能真正释放政策红利,才能不断提升南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化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这也许就是南海继6月份召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后,时隔五个月再次召开同一主题工作推进会的用意所在。

南海区智慧运行中心展示南海总体态势。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摄

优化服务

行政审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梁康维所说的“模拟审批”,就是对虽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但对项目建设有明确意向的拟建设方,在暂不具备法定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各审批部门视同该项目建设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提前进入审批程序,对项目建设方报送的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提出“模拟审批”意见。

当该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由项目建设方在市工程建设审批系统正式申请,各审批部门对土地取得前的“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出具正式审批文件。

得益于“模拟审批”,一下子可以节省一个半月的审批时间,这背后是进度,更是成本,难怪梁康维会如此兴奋。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最大痛点。长期以来动辄3个月以上,甚至持续2年的审批时间,不仅造成工程进度缓慢,也让企业背负巨大的经营压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南海区在行政审批改革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首创的“三单管理”和“一窗通办”曾多次被央媒点赞。特别是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成立后,南海区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更是取得突破。

工程建设审批改革方面,南海竣工验收承诺时限由135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所有工业和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相关审批全部纳入系统监察,部门按公示的承诺时间作出审批决定。同时,南海区通过实施模拟审批、施工图联合审查、告知承诺制度等改革措施,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南海在全国首创湾区通办,被《新闻联播》报道并引起广泛关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城市大脑”一期初步建成,有力支撑了南海区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

数据显示,南海建设项目阶段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较市平均用时短近25%,平均跨度用时35天,较全市平均用时短近40%。

但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梗阻和障碍依然存在。在政务服务改革方面,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问题较为突出,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产业准入等项目前置要素确定咨询涉及部门、层级多,导致项目前置要素确定时间长。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数字壁垒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共享力度仍然有待提升。而数字壁垒又影响了“无门式”网上审批、智能审批、政务流程再造等工作的推进。

三大改革

项目落地平均提速2到3个月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也是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用”主题教育自选工作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南海区在工程报建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的基础上,从6月份开始,对“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先后推出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投标制度改革等改革举措,通过自加压力、刀刃向内的制度创新,从项目落地前置环节再挖潜,为工程建设领域提速。

以“模拟审批”改革为例,部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将土地使用权获取和方案审查调整为并联办理,项目提前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开展设计审查,大幅缩短项目从确定到开工的前期工作周期。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向伟举例说,一块50亩的土地要开发,在以前,项目审批要从开发商拿到地块的土地证后才能报建,“从政府把土地进行招拍挂,到企业拍下地块,再到取得土地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时间,然后才能进入后续施工许可证等的审批程序,而后续的环节又得持续很长时间。”

“有了‘模拟审批’后就不需要那样按部就班了。不用等3个月后拿到土地证,从开发商有意向拿地开始,就可以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书,提前递交材料给规划、环保等部门先审批,批完后先不给你,等你土地证拿到手后,所有审批完的许可证才给你。”高向伟解释,相当于以前需要拿到土地证后再审批的事情,现在提前给你办好,一下子节约两到三个月时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基本上做到拿地即开工。”

标准地改革,则是在具备连片开发条件的重点区域,从试点项目入手,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实施“标准地”管理,实行事先做评估、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通过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评估成果、以用地控制指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落实“净地出让”制度、多部门联动监管等助推项目落地。

建设工程招投标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招标人责任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南海招投标工作效率和当事人满意度,确保重大项目“引得进、落得地、建得好”。“以前一个项目要招投标,请多个评标专家来定标,有可能定下来的公司不是最好的,但招标人只能选择评标专家评定的工程承包商,没有发言权;改革后工程承包商的选定办法分两个阶段,首先评标专家选择一定范围(比如10家)的合格投标人,然后招标人再组建定标委员会,在合格的投标人中选择真正有实力的优秀工程承包商。通过让招标人有选择权,让招标人参与进来,提高招标人的满意度。同时,招标人还可以通过合并招标、预选招标、自主决定招标活动开始时间、全程电子化招投标等措施,提高招标效率。”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李毅佳表示,初步预计,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全部落实,相关项目落地平均可以提速2到3个月。

狠抓落实

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目前,“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标投标制度”三项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都已正式发文。随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策的相继推出,以及“数字政府”基础平台的搭建完成,如何确保政策的落地,并取得实效,成为南海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创新力度很大,能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还是要看项目实施情况。”顾耀辉说。

目前已有13个项目有意向纳入模拟审批或者标准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推动三项改革相互联动,形成整体政策合力。各镇街要认真研究三项改革方案,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拿出实际行动,真正落实好这13个项目,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顾耀辉说。

顾耀辉表示,目前国内各领域政策创新速度都非常快,南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各项政策创新力度目前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过两年可能各地就会不断创新出新的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审视改进自身政策的同时,也要紧盯国内先进城市的最新政策进展,及时吸收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副区长陈绍文表示,各镇(街)、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部署,按期高效完成改革任务。通过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希望各镇(街)认真研究这三项改革的实施方案,用足用好政策,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李毅佳表示,接下来南海将抓紧完善优化项目前期策划流程,探索通过系统征询,实现部门意见限时回复,缩短项目前置要素的确定周期;建立起代办辅导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对规划设计文件进行实质审查,减少企业跑动,提升规划审批的通过率。

19亿条“数据家底”如何赋能政府部门业务应用?

作为全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去年10月,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启动。至今年6月底,“城市大脑”首期已初步建成,数字南海展厅、数据中心机房和政务云平台投入运营。

李毅佳透露,目前,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平台已拥有超过19亿条政务数据,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平台已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可以说,南海具备了通过大数据对业务进行赋能的坚实基础。

整合、突破、赋能,是南海统筹数据资源、助推建设“数字政府”的三项重点工作。那么,19亿条的“数据家底”,究竟如何赋能政府部门业务应用?

高向伟介绍,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解决部门业务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南海已有案例,比如区纪委监委建设“南海区党风政风智慧监督云平台”,连通原本孤立的海量数据,有效实现了以“大数据+科技”手段对区内重点领域的精准监督、对案件线索的准确研判、对苗头性廉政风险的及时预警。此外,南海在环保、执法、审批、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基础应用。

不仅如此,通过“数字政府”,可以一图实时感知城市运行,对经济发展、城市政务、人居环境等主要方面指标的实时上报,整合在一张地图上,实现全视图实时感知城市运行整体状态。目前,“城市大脑”已建成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广东金融高新区等5大专题,有力地支撑了南海区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研判、社会治理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接下来,南海将继续着力推进“城市大脑”二期建设,充分挖潜数据价值。“城市大脑”二期建设重点是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作为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经济分析、财税监测、治污、工业园改造、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等,将重点攻坚固投工程项目管理、城乡融合试点、财政、社保民生等部门的专题应用场景开发,实时感知政务、经济、社会、城市各方面的数据,打造城市驾驶舱。

同时,下一步将选择试点镇街深度合作,推动城市大脑对镇街的赋能及数据应用,实现“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管理城市”。

“要强化数投公司的统筹建设功能,也要大力推动‘城市大脑’项目应用场景开发。”顾耀辉强调,推进“城市大脑”项目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政府管理领域,帮助政府提升行政效能,所以应用是核心、是最终目的。

“各部门要围绕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如经济监测、环境治理、村级工业园改造、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要重点构建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南海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化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顾耀辉说。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 刘永亮

文/珠江时报记者 刘永亮 程虹 通讯员 钟婷婷 钟浩欣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婷

分享到:

2019-11-14 22:13:53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