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敏团队:八年“创熟”路 汇聚七千调解员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④

苏志敏及其团队凝聚“邻里之情”从源头化解矛盾,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走进位于桂城街道的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满墙的“创熟”信息展现了桂城8年的“创熟”之路,这也是一条从源头化解矛盾,推进社会治理的善治之路。

“创熟”之路得以越走越宽,离不开一位背后功臣——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课题组组长、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主任苏志敏。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下,桂城不断凝聚“邻里之情”,破解“治理之难”,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他的带领下,桂城的“创熟”队伍有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加入,至今扩充至7000人,他们主动参与小区自治,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苏志敏和翠颐社区党委书记关绮珠等人开会,讨论怡翠花园的矛盾化解和小区善治之路。

截至今年10月,桂城通过街坊志愿互助会及自治小组等群体,成功协调处理邻里矛盾838宗,解决小区卫生问题604个,协助破解治安案件121起,完成公共设施维护1391处,解决安全问题200个,破解停车难问题376起,成功在24个旧小区的65条楼道加装电梯,“跟党走,一起创熟”成为基层治理的动员令。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苏志敏和他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中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

创建熟人社区 实现“家门口”自治

冬日暖阳,温暖入心。在十七街区,桂城街道桂花社区居委会旁的司法局宿舍,住在5楼的伦祖铠常常搭乘新建成的电梯来到修葺后的天台,边晒太阳边畅想着在天台上可开展的活动:聚会、叹茶、下棋、晒被子……

“办成这件事,每位居民都要自己感谢自己,邻里关系也更好了。”伦祖铠表示,加装的电梯和焕然一新的天台,是这栋楼的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今年72岁的伦祖铠退休前是区司法局副局长,4年前,他带领几位居民代表敲开该楼绝大部分住户的心门,求同存异,化解因加装电梯而产生的邻里矛盾纠纷,并联系职能部门、施工队,制定资金分摊标准和居民公约,这才让加装电梯的倡议成了真。今年6月,桂花社区党委指导该居民楼成立自治小组,由伦祖铠负责,进一步推动楼道内的居民自治。

这是桂城“创熟”工作的一个缩影。2011年,针对城市社区碎片化、居民原子化导致的社区治理“空转”状况,桂城街道提出创建“熟人社区”,并组建由苏志敏任组长的“创熟”课题组,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创熟”工作。

“我们的口号是:跟党走,一起‘创熟’,运用‘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让居民成为自治的主角。”苏志敏表示。

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到和谐社区的构建,为此,苏志敏及其团队通过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一批“‘创熟’标兵”,同时推行楼长制、巷长制、街长制培育“三长”队伍,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自治小组等居民自治组织,聚拢人气,提升居民的社区主体感,进而参与“家门口”自治。

有了“创熟”基本队伍,就能实现助人和自助。以小区乱停车问题为例,表象是物管处管理不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居民素质,“我们除了联系物管处协调整改,也会通过楼长、街坊会等渠道引导居民提升自我素质,助其成长。”苏志敏说。

针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小区事务,还有线上、线下联席会议制度,由社区居委、业委会、社工机构、街坊会、小区党组织、楼长、物管等多方参与联席会议,促进社区内外各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

比助人自助更进一步的是适切服务。“我们把居民组织起来后,还会通过鼓励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小区治理,让他们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苏志敏介绍,这些志愿服务包括楼道文化活动、关爱弱势群体行动、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管理等。

目前,桂城共有23个“创熟”社区,包括善治示范小区30个,有街坊志愿互助会29个,自治小组54个,楼长队伍64支,以及各类社团组织206个,整体人数近7000人,他们都是桂城街道社区居民自治的最强民力。

建立三级调解工作机制 调解员近7000名

“物业设施、邻里纠纷、养宠问题等都是居民在微信群反映较多的问题。”11月29日上午,“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翠颐社区党委书记关绮珠来到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与苏志敏探讨如何更好地化解怡翠花园小区的矛盾纠纷,探索小区的善治之路。

今年10月,以苏志敏的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8年探索,从未放弃,如今走出一条善治路。”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表示,在“创熟”工作基础上建立的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比其他个人调解工作室更具团队优势,整个架构也更完善,在化解社区矛盾上有巨大优势。

因为有优势,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的目标也更高:打破化解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以推进社会治理为路径,运用在“创熟”过程中形成的29个街坊志愿互助会等基层调解力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走出一条具有桂城特色的路子。

以养犬问题为例,关绮珠介绍,犬吠扰民、宠物随地大小便等是怡翠花园居民多次投诉的问题,时常引发邻里矛盾纠纷。“很多投诉是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社区党委可以组织设立养犬协会,推行养犬信息登记,同时发动社区制定文明养犬公约,鼓励居民随手拍并在业主群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倡议养犬人文明养犬。”苏志敏提议。

和南海其他个人调解工作室不同的是,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还有一支庞大的调解员队伍。该工作室组织架构包括三级,其中“创熟”课题组为调解指导员,社区“创熟”专干为调解专员,各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自治小组成员以及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社团领袖、楼长等群体担任调解员。

“由近7000人组成的社区自治队伍中每个人都是调解员,我们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调解,让调解深入小区、进入楼道,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苏志敏说,尤其是楼长等群体熟悉社情民意,调解更加有效。

不久前,怡翠馨园的一个楼道微信群内,两户上下楼邻居因装修噪音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楼长见状第一时间私聊劝解,平息矛盾。在小区设“百家宴”时,楼长还特意将两户人家安排坐在一起,引导两家人消除隔阂。

碧湖花园也有两户上下楼邻居,曾因空调漏水问题吵了多年,互不相让,后来,楼长和街坊会就在组织活动时将他们请下楼,邀请两家人融入小区活动,当两家人稍有互动时,楼长趁热打铁,问两家人:“你们还会想吵架吗?”

热闹的人群中,两家人相顾无言,而后楼上的人家先说:“确实没有必要了,我回去换新空调。”楼下的住户也意识到错误,争着说道:“我们一人出一半钱。”从此以后,两户人家关系越来越好,其中一家外出买菜,煲靓汤等都会预留对方的份。

文/图 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通讯员 林锡楷

相关报道:

承业大厦党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联系群众凝聚力量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①

广东柯内特:把红色基因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②

       蒙娜丽莎:党企共融共建,争做行业标杆|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③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19-12-04 09:10:40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