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访谈|范勃:为南海的过去自豪,对南海未来充满希望

在“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上,公共艺术雕塑《千灯印》将与市民朋友见面。

如果说,千灯湖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再造,是南海多年城市发展的神来之笔,为南海的城市和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那么,《千灯印》就是南海繁荣兴盛的记录者、承载者,迫切希望带领观众与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产业发展来一场生动对话。

在即将开幕的“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上,别出心裁的公共艺术雕塑《千灯印》将与市民朋友见面。

珠江时报记者提前了解到,《千灯印》主体是一个高7.8米、宽1.5米的四面方柱,形似巨大的印章,作品顶部展示了南海改革开放以来重要发展阶段的一些产业材料和产品;下方的“材料条”给人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体验,有欣欣向荣之意。

作品创意从何处来?它怎样理解与表达南海精神?今日,珠江时报特邀《千灯印》作者,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勃,为我们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珠江时报:范老师,能否先介绍下作品《千灯印》的设计?

范勃:从作品主体上看,整体造型为四面方柱。顶部是许多材料及工艺产品的抽象呈现,它意指佛山南海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转型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阶段。它们在四方柱的上顶部相互缠绕、纽结,形成盘曲、起伏、膨胀的视觉效果,从而在视觉上成为四方柱的印钮,亦称“印首”。

自上往下延伸的是印钮部各种材料、产品所对应的相同材质的“材料条”,是材料及产品的切片边界的延伸线。不同质感、色彩和面积的条状物的垂直理性排列,营造了崭新的现代化景观。这种现代化的景观同上顶部的材料、产品形成了丝丝缕缕的紧密联系。巨大的印章般的主体造型提供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呈现,成为南海改革开放以来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

 

珠江时报: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传递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文化符号,形成艺术与空间的互动。《千灯印》如何体现这种“在地性”?

范勃:对我来说,在这个地方讨论“在地性”,除了对本地经验和文化的再思,也在于如何通过这种地方经验,生发出对未来的、各种可能的实验。这也是一种艺术和地域生态、生态和未来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

从地方上来说,在南海寻找材料,把南海在改革开发以来的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及产品通过抽象呈现,形成印章,在千灯湖公园内展示,它表现了一种历史的缩影:南海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成绩,而千灯湖作为南海桂城的地标,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空间,使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与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一致的。

 

珠江时报:目前《千灯印》的创作进展如何?创作期间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您是如何解决的?

范勃:其实这个作品,无论从构思上,还是制作上,都存在着难度。在前期,创作的主要困难在于构思阶段。“地方”所承载的复杂性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如何面对这个地方的同时,又能把握好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线索,是非常难的。

而现在作品处于后期的细节调整和效果处理阶段。整个作品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一系列金属工业产品压成平面后特制的一个立方体,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调整压缩的各种金属材质之间的关系。下部分由各种金属线条组成,线条之间的关系必须和上部分压缩的形态发生关系,也是在制作过程中调整时间最长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上部分和下部分衔接的收口问题,这也是这件作品难度最大的地方。我们会在处理收口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各种材料的物理属性、作品整体以及细节效果的调节等,这些都是毫厘不可差。如何在大的方体中平衡各种材料的空间、节奏关系,这需要长时间与制作人员进行反复的沟通、尝试和修改调整。

 

珠江时报:您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什么?

范勃: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之一,亲眼目睹了多年来社会的加速变化,无论是经济数据层面、民生福利层面,还是细微的生活。而《千灯印》试图作为一种抽象的表征,去表达南海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我希望市民可以通过我的作品,去了解发展的艰辛和成果。我为南海的过去感到自豪,也对南海的将来充满希望。

 

珠江时报:以公共艺术展作为讨论切入点,您认为文化艺术如何能与城市、产业、人文历史更好地结合起来,去助推城市的发展、产业的转型?

范勃: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多作为衡量文明的一种尺度而存在。而现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公共艺术不仅是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同时,公共艺术也作为提供讨论问题的一种介质存在于公共空间里,这个场域亦成为艺术家、民众、城市、社区之间的“聚合点”,从而制造了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品与民众之间,作品与社区、城市之间,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民众之间,艺术家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诸多相遇。理想化的公共艺术展览可以让展览所在的城市、或社区变成一个“让人反思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地方”,我想它更加有可能改变和塑造展览所在的城市、社区的生态和调性。

 

文/珠江时报记者 苏绮玲

来源:珠江时报

分享到:

2020-01-06 21:33:36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