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与南海有何联系?看看这座雕塑,也许能找答案| 南海公共艺术展

雕塑作品《二十四节气-立夏》将在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展出。

您眼中的立夏,是怎样的?热情与活力;果实与鳞片;相拥又分离人形……耗时2个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将他眼中的“立夏”塑造出来。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于1月11日到千灯湖公园二期打卡观赏《二十四节气-立夏》。

《二十四节气-立夏》是郅敏《二十四节气》系列的首个实物作品。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这一系列将有24件作品,《立夏》是第一件完成的作品。”

这是郅敏为南海制作的作品。他说,立夏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寓意着活力与热情,这也与南海本土自然人文风貌相契合。“南海自然资源丰饶,文化底蕴深厚,出了很多文化名人,是非常繁荣、开放的地方,这是我对南海的认识。”郅敏说,这与立夏节气的特点颇为相似。

作品《二十四节气-立夏》。

可是,该如何表现立夏呢?在郅敏看来,二十四节气非常抽象,但也非常形象。《二十四节气-立夏》以类似动物的鳞片或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元素,呼应作品主题。一个个颗粒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形成隐约可见的两个相互拥抱与分离的人形,寓意自然界阴阳两种力量的交流与作用。

“郅敏式”的独特艺术语言从“汉字的构造”转化而来,成为具有高度识别度的个人语言方式。此次,在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郅敏完成了关于一个节气、一种生活状态的表达,呈现出一种视觉的张力。

■作品赏析 

雕塑在艺术界被称为重工业,作为一个雕塑作品,《二十四节气-立夏》前后共花费2个月时间。

以材料选用为例,为确保作品的安全稳固,郅敏作品中金属基础及龙骨框架由 304 打孔不锈钢锻造。经反复比对试验,陶瓷制的颗粒和鳞片最终选用景德镇高白泥 1300°烧制,表面为高温双层颜色釉。“这种烧制方法比较难,而且每一个陶瓷颗粒的花纹都不同,寓意大自然的变化无穷。”郅敏说。

“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个作品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就是艺术。”郅敏表示,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维度观看《二十四节气-立夏》,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这也与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拓展的剧场”这一主题相呼应。“此次展览中,公园就是展厅,艺术既妆点了公园,也实现了文化导入。我希望观众能通过这座雕塑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觉得好看也行,想继续追问也很好。”在郅敏看来,公共艺术是面向所有人的,起着引导公众参与的作用,引导公众与艺术家一起营造美好的精神世界,一起阐释美。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20-01-07 12:51:46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