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徒制到数控化,星联精密磨出中国吹瓶模具第一品牌

南方日报 2017-10-26 09:07

 

一尘不染的玻璃房内,车铣复合柔性系统正在运行。与传统模具厂内反复装夹、调试的场景不同,关节机器人在料仓中抓取物料,送入加工中心,自动检测与成品输出同时完成……

这正是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精密”)“智能工厂”的雏形。

“我们正搭建整体数据网络,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的全数据对接。”星联精密总经理姜晓平说。

从手工作坊起家,专注PET吹瓶模具、注坯模具、瓶盖模具的研发与制造,“壮士断腕”式的技术革新,让它成功转型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24岁”的星联精密不仅是吹瓶模具这一细分领域的龙头,更占有国内高端吹瓶模具市场近50%市场份额,掌控国内吹瓶模具的市场定价权。在有着“最难啃的骨头”之称的日本市场,星联精密占有一席之地;在行业内,它建立起了首家获得CNAS认可的检测中心实验室,获得了多家世界饮料巨头的认可。

 

小订单酝酿大动作

从“师傅说了算”到全流程数据化

“从2003年开始,我们便是国际饮料品牌全系列吹瓶模具的全球供应商。”姜晓平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一切得从一张小订单背后的“改造风暴”说起。

模具制造市场竞争激烈。一如其他装备制造行业,在中国,吹瓶模具行业核心技术经历过一个艰难的国产化过程。在星联精密,核心技术国产化是转型的起点。

1998年,一张来自某国际饮料品牌的小批量试制订单,开启了星联精密的转型。

出于成本控制、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等多重考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饮料品牌商开始与中国模具企业接触。彼时,进口吹瓶模具价格是国产模具的两到三倍,他们希望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为其众多的中国工厂提供数据可追溯且性能一致的模具产品。

对于星联精密,这意味着,企业从模具设计源头开始,再到加工、产品完善、客户端,全部都要实现数控化、数据化。

然而,包括星联精密在内,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两三张手稿图纸做设计”,这是20年前星联精密的生产模式,也是当时中国模具行业最常见的企业状态。

时至今日,在行业内这一模式依然存在。

“这种模式培养了非常多模具行业全能性的人才,却难以生产出一件现代企业要求的一致性产品。”姜晓平说,这种模式靠的是经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看心情”。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师傅,其不同时期制造模具产品,形态上也可能千差万别,“一个模具一个样”。而星联精密要做的,是用全流程数据化实现“一模一样”。

如今看来,星联精密只做了两件“平常事”:一是组建一个设计部,招收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从事计算机编程设计;二是把手工加工转向数控化机床生产。

可在1998年,数控设备远不及今天这样广为人知。这样的改造犹如“天方夜谭”,用姜晓平的话来说,是一场“断腕式的改造风暴”。

从瓶坯生产线改造开始,逐步向瓶盖等生产线推进,星联精密打破原来个人承包的方式,将设计和生产分离,生产流程以数据化实现工序间的对接。生产模式和管理架构的改变,让星联精密闯入了“全新生产世界”,打开了国际饮料品牌商的大门。

 

向高端市场进军

拿下“最难啃的骨头”

饮料包装行业是PET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最早使用PET瓶包装清凉饮料的企业正是可口可乐公司。他们用1.5升的PET瓶取代1升的玻璃瓶,使零售额上升了27%.

成为饮料品牌巨头全系列吹瓶模具的全球供应商,奠定了星联精密在全球高端包装饮料PET吹瓶模具市场上的行业地位。这样的地位,不仅来自“壮士断腕”式的技术变革,还来自其对市场方向的把握。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它忍痛割舍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军。

“日本市场是出了名的‘最难啃的骨头’,技术要求很高。”姜晓平说,直至七八年前,这个市场依然是日本模具企业的天下,而星联精密虽有技术积累,但依然未达对方要求。

2010年,破冰的机会出现了。

模具产品研发周期过长的共性问题,让“封闭”的日本高端包装饮料市场有了缺口。在完成数控化管理改革、启动柔性管理、精细化管理基础上,星联精密进一步提高了研发实力,成功在两年后敲开了日本高端包装饮料市场的大门。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姜晓平举了一个攻克模具精度问题的例子。按照要求,1500毫升瓶子最多只能有三滴水容量的偏差,瓶坯、吹瓶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金属加工精度需要严格把控。日本客户们每到企业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测金属模具精度,若有疏忽,它直接影响的便是订单。

“做高端市场生意,必须脚踏实地,对我们来说,那是一场修炼。”姜晓平说。今天的星联精密,每年研发瓶型、瓶坯模具2000多款,拥有2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搭建整体数据网络

打造智能工厂及全球瓶型库

今年2月,告别位于桂城夏北的旧厂房,星联精密搬进了斥资3.5亿元建设的新工厂。在厂房搬迁的同时,公司淘汰了一批落后设备,从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大批全球行业顶尖的新设备。

“新工厂的定位,是打造智能工厂。”姜晓平说,星联精密正组建企业内部设备的局域网,搭建整体数据网络,以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的全数据对接;与此同时,一个全球瓶型库也正在组建,它将以数据库的形式,为饮料生产企业的新品研发提供参考。

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让星联精密无论是在产品精度,还是在研发能力上都走到了国际领先之列。在国内的吹瓶模具等细分领域,它已掌握产品定价权。国内外的其他供应商价格正纷纷以星联精密的价格为标准,调整销售策略。

而在其另一类产品——瓶坯模具研发应用上,星联精密也正成为行业领头羊。姜晓平以一个容量为600毫升的塑料瓶生产举例。他说,经过对瓶坯模具的改良,生产这种瓶子所用的塑料已从过去的26克减少到了17克。这一研发成果,在该行业内产生了震动,加快了整个行业的研发进程。

如今,全球最大软包装供应商的瓶坯模具采购自星联精密,而星联精密所生产的瓶坯模具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35%。

 

■记者手记

拥抱数据拥抱创新

从丁字尺到三维设计软件,从小团队搞定一切到按照工艺流程整合生产,从模具师傅的经验到全流程的数据化管理,从手工加工到单工艺数控车床再到柔性生产设备。用姜晓平的话来说,在星联精密经历阵痛的五年,过程很艰苦,但结果很诱人。

在这段企业成长史背后,是企业24年只做一种产品的“极致专注”。脚踏实地练内力,实实在在做事情,不高调、不求名,不务虚、不忘本。这也许便是对隐形冠军最好的注解。

星联精密的企业规模不大,24年过去,员工人数也只从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了现在的430人。然而,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革和富有远见的发展战略,让今天的它成为了国标的制定者,2017年企业预计销售额达2.5亿元。这段成长史,对于“满天星星”竞相辉映的南海制造而言,也颇具样本意义。

 

■企业金句

改变“一个模一个样”,用全流程数据化实现“一模一样”,过程很艰苦,结果很诱人。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晓平

 

【记者】南方日报记者 何帆燕 王诗琪

来源:珠江时报

分享到:

2020-07-24 15:54:51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