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冷库采样 坚守食品安全关

记者带你走近疫情防控一线,零距离体验进口食品冷链检测工作

“辉哥,发热门诊上午的‘战绩’很好,一个病人也没有!”“谢谢你们的坚守,辛苦你们了!”正在卫生站巡查的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袁文辉刚来到发热诊室,当值的医生就兴冲冲地向他分享这份简单的喜悦。对于基层医护人员而言,最真切、最实在的,莫过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能换来市民的健康与平安。

在里水,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时刻绷紧神经不敢放松,袁文辉便是其中一员。平静美好的生活背后,离不开这群白衣天使的努力。

袁文辉正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测温。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摄

在零下40℃冷库采样长达十多分钟

在里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记者遇到正在巡视指导的袁文辉,他戴着口罩、身穿白大褂,双眼布满血丝。“这里算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了,从去年春节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这里。”一句沙哑的声音,似乎在讲述着基层医护人员的不易。

近日,南海加强进口食品冷链的检测工作,而里水镇共有40多家进口食品冷链企业。为了让市民吃得安全、吃得安心,袁文辉和同事们也加入了对进口食品冷链的检测行动中。

“走,我们去体验一下‘一步之差,寒暖相隔’的感觉。”记者跟随袁文辉来到镇内一家冷链企业开展检测。为了确保进口冷链食品产业的正常运作及市民的安全,他们每周二、周三都会以2人为一组,分成8个进口食品冷链检测小组,分别前往镇内40多家进口食品冷链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定期采样检测。这只是采样工作中的冰山一角,真正要考验他们的,是在冷库里进行长达十多分钟的进口食品采样。

进入冷库需要许可,但仍能从袁文辉的口述中感觉到过程不易。“进去一片黑,出来一片白。”据袁文辉描述,冷库里只有四散的冷气和冰冷的货物,长期在零下温度的“无人区”工作,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应付过来。而他所说的“训练”,是一次又一次的实战积累。

采样结束后,两名刚从冷库采样出来的医护人员即使身穿防护服,也能隐约感觉到他们的身体在哆嗦着。“没办法,里面最多只能穿两件薄衫,穿得太多,行动就会不便。”袁文辉说,从零下40摄氏度的冷库里出来,会有手脚发白、直打哆嗦的现象,而一冷一热的温差,很容易引发医护人员的健康问题,如过敏、发热等情况很容易发生。

医护人员进入冷库进行采样。受访者供图

日夜坚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

回到袁文辉的办公室,空间并不算大,加上旁侧放着的一张长木凳、一个大红袋子,有点拥挤。“这里虽然不大,却‘照顾’了我的吃喝住。”袁文辉指着木长凳笑着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袁文辉在医院里一待就是几个月,一张木凳一张被子,组成了他的寝室,从2020年1月一直沿用至今。

“不只是我,很多同事都选择暂时放下家庭,一直在坚持、努力,同时也得到各自家人的等待和理解。”袁文辉说,每当在聚餐时聊起防疫往事,大家都会不禁落泪,而压力和紧绷的神经,也似乎在这短暂的时刻得到释放。

抹了一下眼角的袁文辉,在办公桌上拿起一盒润喉糖,而旁侧的一本画着红圈的日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要不是今天得去冷库,我还真的忘了是周几。”长达一年的坚守,让袁文辉和同事们逐渐淡忘了“时间概念”,就算是周末等休息日,他们都会自觉回到办公室等待任务。摇了摇盒装润喉糖的袁文辉更是笑称,自己在2020年又“年轻了一回”,再次经历了青春变声期。“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得到感激,因为这是我们医者的分内事。”袁文辉说,每当接到核酸检测的任务,他们就要放下手头工作,立刻动身出发,而遗落下来的工作只能依靠加班加点来完成。

“不只是里水,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为守护各自一方的平安而拼命。”袁文辉说,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之余,不论是帮忙照看宠物,还是身背十多公斤消毒水进行全楼层消毒……只要市民有需要,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里水,街坊们还是很有人情味,平日里,大家碰见也会主动和我们聊聊家常、嘘寒问暖,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这一份小关心,让我们在繁忙中多了一份小暖心。”

文/珠江时报记者 刘伟鹏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丁小君

分享到:

2021-02-03 10:49:37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