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李鬼酒”

一个空瓶卖到近千元,真瓶装散酒变“茅台”

近段时间以来,白酒市场较热。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超过16万家白酒相关企业,白酒企业扩产潮起,一些地方制售假劣白酒犯罪案件增多,引发广泛关注。

二手交易平台上,飞天茅台空酒瓶单价百余元到数千元不等;廉价散装酒,在小作坊里被灌入回收的真瓶中,摇身一变成为中高档名酒,在农村商超、小烟酒店、饭店现身……前不久,江苏警方侦破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系列制售假酒案,捣毁制售假酒窝点25个,抓获涉案嫌疑人22人。

白酒瓶从哪些渠道回收?散装酒如何灌入名牌酒瓶实现以假乱真?“李鬼酒”流通网络如何搭建?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缘何屡打不绝?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看守所里的犯罪嫌疑人,邀请办案民警现身说法……

现象 假劣白酒横行

空酒瓶交易猖獗

现场查扣假冒茅台、五粮液、水井

坊、洋河梦系列等高档白酒500余箱,各类假酒包材、标识、标牌10万余件,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2020年末,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组织如皋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及17个派出所150余名精干警力,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集中收网行动。

据办案民警介绍,2019年1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马某志、高某如、平某等人以家族为单位,购买洋河大曲、洋河蓝优、金六福、茅台迎宾酒,生产灌装茅台、五粮液、水井坊、洋河系列等高档假酒,并销往周边县市20余家烟酒经营部。

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马某志从他人处购买伪造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标识的包装材料,组织工人在自家或租赁的房屋内,将洋河普曲、洋河优质大曲、金六福、茅台迎宾等白酒直接灌装至同品牌高价白酒瓶中,包装成箱对外销售。

“该系列案件集回收旧酒瓶、灌装、经销为一体。”如皋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教导员孙健介绍,该案回收空酒瓶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在废品收购站购买,二是从酒店内部工作人员处购买,三是从浙江某地购买,还能买到包装箱、酒盒、瓶盖、防伪标签、二维码等耗材。“也见过削掉白酒瓶底灌酒、瓶身全新的案例,超乎想象。”

空酒瓶“线上”“地下”交易猖獗。记者调查发现,在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以及百度贴吧上,白酒瓶、洋酒瓶多以装饰品名义销售,有的报价0.1元但要求线下交易重谈价格,并由卖家指定交易地点,有的则明码标价可邮寄。

记者向一些闲鱼卖家询价发现,2020年、2018年产的飞天茅台酒瓶报价分别为150元、290元单瓶,卖家表示“均不议价,品相好可包邮,但缺小酒杯。”2016年产的飞天茅台酒瓶报价500元单瓶,卖家称“有飘带,无有机码。”

调查发现,一些指定年份酒瓶、开启后瓶盖完整、带防伪芯片的空酒瓶可卖到百元以上甚至近千元,50年茅台空酒瓶回收价高达数千元。茅台标志性的红色飘带、胶帽、商标贴、防伪标签、验酒器等配件均可网购获得。

揭秘 真瓶装新酒、订单式生产、兼业化严重

记者前往看守所独家采访了犯罪嫌疑人高某如,邀请办案民警现身说法,揭开灌装白酒的普遍套路:

——真瓶装新酒,口感有讲究。如皋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中队长缪兴军介绍,一般家庭作坊生产为主,一家人齐上阵较为常见,把口感相似的低档酒灌装进中高档酒瓶里。先洗瓶,有自来水洗的,有的用几元钱一瓶的低档酒洗瓶。然后灌装,有的蒙上丝袜通过漏斗直接灌进去。之后把买来的瓶盖套上,再贴标签、包装纸盒。“一箱‘梦之蓝M3’,灌出来卖700元左右。”

灌装白酒“选材”的口感有讲究。记者了解到,一般选用同一家酒企的廉价酒灌装高档酒。“年纪大了,灌装白酒来钱快,但也是个手艺活儿,有的酒得一个小时左右才能灌一瓶,而且必须选类似口感的才行。”高某如说,“严格来讲这也不是假酒,喝不死人。”

——订单式生产,不囤酒打击难。孙健介绍,灌装白酒转入“地下”,违法人员采用订单式生产方式,有的代客加工只赚加工费,隐蔽性极强,打击难、量刑难、定罪难。

“下家要多少他们才生产多少,有的甚至坐车里在交付的路上完成全部灌装流程,平时不囤货,但瓶子、商标、二维码、盒子等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孙健说,还有一些买家自己准备售价高点的洋河大曲请人代工灌装梦之蓝系列白酒,用于农村酒席。

“我更多的时候就赚点加工费,下家给订单,甚至低档酒、高档酒瓶等材料下家也都备好,我帮着灌装,一般不超过10箱,我这里利润不高。”高某如说。

烟酒店暗藏售假窝点。“办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裴某发展了三个下线,都开烟酒店,裴某不囤货,接到订单才生产,4年里进货达100万元左右,别说销售额了。起初存在串供情况,反侦察意识较强。”孙健说,白酒是消耗品,办案中查获的实物少,取证难度大。

——兼业化严重,打击后易再发。“作案人大多有前科。”孙健介绍,违法人员更多进行现金交易,打击难度加大,且打击之后容易再发。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违法人员本身有正当工作,但为赚快钱,或兼职灌装“李鬼酒”牟利,或帮助家人采购材料、联系下家等,共同制假售假。这一灰色行业分工更趋精细,流通环节赚取利润更多,带动上游制假屡打不绝。

——假酒也有“防伪”标识,穿上“马甲”变“正品”。

如皋市公安局如城中心派出所的物证房里,堆满了假酒,以及假冒注册商标、防伪标识、假酒包装盒、打包带等。办案民警纪昊告诉记者,如果不开瓶验酒,普通消费者很难凭肉眼分辨出真假。

纪昊向记者展示收缴的一瓶假“五粮液”,发现包装盒顶部竟有防伪码,并标注“使用NFC功能手机才可验证真伪”,还印有五粮液防伪专网和防伪查询App下载二维码。“我们也没分辨出真伪,是请白酒企业打假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帮助鉴定的。”

建议 多部门全链条严打制假售假

我国是全球白酒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各地加大力度打击制售假劣白酒,如今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但这一灰产极易复生。业内人士认为,“李鬼酒”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还会对正常的酒水生产、销售造成冲击,扰乱市场秩序。

这些“李鬼酒”如何流向市场?办案人员介绍,白酒行业经销商是重要推手,行业内称“倒酒的”,售往农村商超、小烟酒店、小饭店,有的灌装出来直接进入农村酒席宴会上,有的则流入城市消费场所。“办案中发现,有个‘倒酒’下家,专门在农村搞婚庆酒席,走量很大。”孙健说。

调查发现,灌装的高档白酒到消费者手里之后,多用来送礼,有的拿来抵债,出现“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怪现象。一些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通信工具寻找买家,然后以货运托运方式将“李鬼酒”卖给酒业经销商,下游还按真酒价格售卖,或者单瓶便宜一些售卖。

一箱飞天茅台价格仅为千余元,一箱洋河“梦之蓝M3”只卖数百元……在巨大差价利润诱惑面前,一些小烟酒店做起“李鬼”的勾当。记者从江苏省公安厅了解到,近期江苏多地破获了类似案件。“按实际销售价量刑,到法院之后一般判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或假冒注册商标罪等,但取证难度极大,有的还判不了实刑。”孙健说。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综合组组长杨晓建议,各地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严肃查处“李鬼酒”乱象,规范酒类经营秩序。加强消费公益诉讼,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建议,执法部门在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更要加强公安、市场监管、卫生、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群防共治力度,多部门全链条严打制假售假,同时督促酒企进一步提升科技防伪水平。

还有一些网友建议,酒瓶刻码保证唯一性、空瓶砸碎加强源头管控,并进一步强化电商平台第三方连带责任,多措并举强化电商平台监管。

公安部门提醒

消费者购酒不要贪图小店、游商、微商所报的低价,要从正规渠道、规范门店购买,并索票、索证,留下消费凭据。

在购买某一品牌白酒前,可在网上查询或拨打该品牌的客服电话,咨询相应的防伪设置。

如发现买到的是假酒,可拨打投诉举报热线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买进口婴童类消费品要多当心

海关抽检三成不合格

服装鞋帽纸尿裤、玩具娃娃滑板车……近年来,中国家长们在婴童类消费品方面选择越来越多,不少人给孩子选购进口货,很多商品的确质量可靠。不过,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给“宝爸宝妈”们提了个醒:买进口婴童类商品要多当心。

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司长林建田15日在记者通报会上公布一组数据:2020年度,海关对进口婴童类消费品实施监督抽查817批,检出安全不合格252批,不合格率30.8%。

有哪些不合格的情况?林建田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种:

——婴童服装绳带不合格,存在绳带绕颈窒息风险;

——耐湿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存在颜色脱落导致过敏风险;

——食品接触产品丙烯腈迁移量不合格,存在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健康风险;

——儿童滑板车结构性不合格,存在物理机械安全隐患导致伤害风险。

海关数据还显示,2020年度,海关组织对1273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商品类别涵盖童装、童鞋、童车、玩具等儿童用品以及与食品接触产品、家用电器、仿真饰品等。

海关发现150批商品存在安全、卫生、环保项目质量安全问题,占11.78%。其中,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的132批,不符合进口国标准的51批,有33批次商品同时不符合我国及进口国标准中安全、卫生、环保要求。

林建田建议,购买进口婴童类消费品可尽量做到“一看二闻三轻触”。

“看就是看产品外观有没有商品基本信息的中文标签,是否对存在安全风险的配件进行警示。”他说,闻则是确认产品有没有霉味等刺鼻气味,轻触产品各部位则是为了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隐患。

林建田介绍,目前全国海关共设立46个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测点,设立天津、上海、广州、杭州、重庆等5个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海关将坚决维护国门安全,围绕“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提高风险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去年我国实施消费品召回612次

儿童代步车容易倾倒被召回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通告,2020年,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612次,涉及产品800.5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40.7%和22.8%。

25.8万件“遛娃神器”便携式儿童代步车被召回,因为缺少制动装置或束缚装置、整车稳定性不足易导致倾倒;116.2万件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被召回,因为充电口电灼伤、机械夹伤、充电器外壳机械强度不足;26.3万件拖把、扫把被召回,因为把杆存在锐边易导致划伤。

2020年召回涉及数量较多的是文教体育用品22次、涉及产品280.2万件,家用日用品100次、涉及产品157.3万件,其他交通运输设备39次、涉及产品117.5万件,儿童用品147次、涉及产品96.2万件,电子电器132次、涉及产品73.0万件。召回非医用口罩79次,涉及数量126.0万件。

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约98.2万件,其中质量与安全问题占23.7%。家用电子电器类约9.4万件,占投诉总量的9.6%,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消费品缺陷线索1430条,涉及电子电器(占86.8%)、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占4.3%)、儿童用品(占3.1%)等产品,问题主要涉及笔记本电脑电池鼓胀、电动平衡车失速、儿童滑板车倾翻、便携式儿童代步车稳定性不足等。

(新华社)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21-03-17 16:20:24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