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有“园”来相会 同奏幸福曲

出门即见景,文体活动多,和顺文体公园让群众幸福感更强

一缕春风入公园,千万红花争盛开。年过八旬的陈志满,是和顺一名退休的文化老干部。每天下午一到点,他都会从家里出发,到和顺文体公园闲坐,感受浓厚的文体气氛。即使两者相隔一两公里路,他仍坚持步行,“沿途环境那么好,错过了多可惜啊!”

生活在里水,出门即见景。随着“公园化”战略的实施,和顺文体公园在金溪河旁建成。沉浸于公园美景,感受文化节目的熏陶,当地群众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精神生活更加富裕。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走出家门,来到鸟语花香的公园,过着幸福舒心的小康生活。

鸟语花香的和顺文体公园,让市民流连忘返。

改善环境齐出力

每日清晨,在和顺文体公园门前,总有环卫工人胡小青忙碌的身影。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她都坚守在保洁第一线。实际上,邻里街坊热衷养花植树,周边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齐手共建美丽家园的他们,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个“胡小青”呢?

“从金溪老干活动中心到和顺行政服务中心这一片,以前都是农田。”陈志满说,由于地势较低,遇上暴雨天气,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务农为生的他们也将颗粒无收。1978年,在金溪、和顺两岸群众的努力下,和顺大桥建成通车,以当时罕见的水泥桥代替渡船。大桥附近一带,很快也成了当地群众聚集消遣之地。

“以前即使建设条件有限,附近的街坊就算手把手,也会热衷投身环境建设。”陈志满说,大桥刚建成时,桥下是一块块空田荒地,金溪、和顺两岸的学生得知后,纷纷结伴组队,拿着锄头将其逐一开垦起来,“和顺文体公园起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散开来,街坊们得知后纷纷拍手称好。”

美景舒心,让附近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美化家园的热情。走进金溪社区,房前屋后垃圾少了,阳台院里鲜花多了,村前村后变得整洁了,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居民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生活在这里大半辈子了,居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社区也漂亮了不少。”陈志满笑着说,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一路上果皮碎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布满繁花的绿道;垃圾乱投乱放的现象也少了,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更强了……环境变美了,让陈志满感到生活氛围都不一样了,小康生活更有滋味了。

文化大餐人人享

2010年,里水镇和顺文体公园落成启用,公园配有中心广场、表演舞台、儿童休憩区、篮球场等康体设施,为金溪、和顺两岸群众带来了更精彩的文娱生活。

滑梯嬉戏、舞台大戏、球场比拼……渐渐地,不论是妇孺老少,还是唱班乐团,到了夜晚,灯火通明的和顺文体公园,总会上演一出出“好戏”。在当地群众眼中,和顺文体公园成了每晚消遣的最佳之地。

和顺文体公园文化活动多,为当地群众带来更精彩的文娱生活。 (资料图片)

“在以前,看一场戏就等于没了一顿饭,即便如此,每逢有戏班巡演,基本都是座无虚席。”陈志满说,“文化”二字,早已融入到金溪、和顺群众的生活之中。也正因如此,里水的文化处处开花,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忆往昔,曾任和顺文化干部的陈志满,致力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节目,为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添姿加彩。如今,这种精神也得到了传承。每年,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都会组织“文化悦民”系列活动,深入多个村(社区)开展巡演,以歌舞戏乐,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陈志满说,一个个特色生态公园的建设,一支支退休工人歌舞队的成立,无不映衬出里水文化氛围的愈演愈浓。以文聚人,邻里间多了一份和谐,少了一份争吵,小康生活的幸福旋律,正由他们共同奏响。

文/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

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摄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王景珍

分享到:

2021-04-20 09:17:06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