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构筑新格局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南海区在错综复杂的经济新格局中集智攻关、积力远行所取得的成绩的最直观体现。

过去五年间,南海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跨过3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企业从287家增至2268家;科技创新平台从13个增至42个;培育出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109家。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南海区在错综复杂的经济新格局中集智攻关、积力远行所取得的成绩的最直观体现。

“十三五”期间,南海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锚定“两高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双循环”,以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发展水平站上了新台阶,集聚了一批新的动能,构筑了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南海区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极核”。图为季华实验室。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 摄

/实现新跨越/

“数智化”助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制造执行、仓储物流、供应商协同等众多生产活动环节,企业员工只需在电脑或手机终端的同一个系统上,就可以随时随地高效统筹、调配……10月18日,佛山市高尔顿家具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3个月后,一个以家具制造为基础,以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工厂”将呼之欲出。

以制造业见长的南海,12个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超过一半是传统产业。只有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研、制水平,不断打破“天花板”,塑造竞争新优势,才能为南海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支撑。所以早在2018年起,南海就以建设广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为起点,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随后,在2019年6月,南海区发布“腾云计划”三年发展行动纲要,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进行系统性规划,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南海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起步早、步伐快、力度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5.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4.5%,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仅在2020年,南海共推动超过16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了超过200项应用服务。12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21家企业入选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共1052台。

舟至中流不进则退,唯奋楫者方能破浪前行。

今年8月,南海区又发布了落实《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60亿元,用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再次把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作为南海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心。

/展现新成果/

“两高四新”重构产业空间格局

在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近年来,南海区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集聚新动能。

9月26日,广东省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其中,南海区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有25个,总投资达272.95亿元,居五区第一。

在这18个产业项目中,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智能家居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内的重要项目。

实体经济是南海的立区之本。但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南海区也曾一度面临“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尚未成势”的尴尬。以2018年为例,南海区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8.7%,虽然比重规模近四成,但远低于周边的东莞、中山等城市;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3%,支撑明显不足。

在此背景下,2017年,南海区将“发展新经济,凝聚新动能”作为经济的主抓工作之一。2018年,南海区提出构建“两高三新”(“两高”指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三新”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以弥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短板。2019年,南海将“新型生物医药产业”也纳入产业体系,完善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如今,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南海在“两高四新”产业的每个领域都有龙头项目或国家级平台进驻,已成功引入5个超百亿元产业项目,带动“两高四新”产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

/集聚新动能/

42个科创平台打造“创新极核”

科技创新,让实体经济强筋壮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对于拥有6万多户制造企业的南海区来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内生动力迫在眉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专项扶持政策、引入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密集走访帮扶等系列举措的作用下,“十三五”期间南海区的高企数量从287家增至2268家,总数占全市的40%,增长超7倍,增量和总量连续六年排名全市第一。其中,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高企数量增长明显,高企的数量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除了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南海区还累计投入100亿元,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极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季华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佛山布局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落户南海区近两年来,季华实验室在科研项目、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实验室立足对接本地产业,自主立项50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1件,与远航酒业、海天味业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面向国内外重大需求,获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7项,进一步弥补了南海核心技术研发上的短板。

此外,落户狮山的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已攻克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系统的难题,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规模化批量应用,已经量产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过了80%。目前该研究院正在协同华数机器人攻克机器人卡脖子技术,构建国产机器人产业链自主创新高地,助力南海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壮大。

统计显示,南海区的科创平台已从2016年底的13个增至42个。其中,仅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增加了24个,实现了翻倍增长。目前,这些高端科创平台正引领企业和行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凝聚新精锐/

冠军集群崛起支撑高质量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南海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引领技术前沿、在全国乃至全球细分市场占据鳌头的“专精特新”龙头企业。

如何将这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挖掘出来,通过树品牌、创特色、立标杆,引导和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南海区正式启动“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寻访行动,并制定出台系列“高含金量”政策,营造了有利于“隐形冠军”成长壮大的土壤。到2021年,南海区已分两批挖掘、认定出109家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隐形冠军持续投身制造业,创造出具有领先水平的优质产品: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每年研发瓶型、瓶胚模具2000多款,为包括可口可乐、百事、雀巢等品牌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蒙娜丽莎率先进军陶瓷薄板并完成环保转型,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72%;欧谱曼迪研发的高清荧光内镜成像系统打破了高端内窥镜市场的进口垄断,走进全国超过400家三甲医院等。同时,近几年,南海首家主板上市民企、主动走到海外发起跨国并购的企业,都来自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此外,在金融危机、疫情等影响下,不少制造业企业受到波及,但大部分隐形冠军企业却能迅速找到新的突破口,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成为抗风险、稳增长的中坚力量。

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仅成为各个产业领域发展的“领头雁”,更是南海制造业的一张闪亮名片,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丹丹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梁夏

分享到:

2021-10-22 08:39:17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点新闻

更多

推荐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