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墨重彩绘丰景 产业招商引力足
南海拿出两万亩良田和诚意满满的政策,向全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出邀约
推出42个项目地块,总面积约1686.7公顷(2.53万亩),其中66.7公顷(1000亩)以上地块共10个;推介一揽子现代农业产业扶持政策……
9月18日,南海区召开“产业兴农,商遇南海”现代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拿出数量可观的良田和诚意满满的政策,向全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出邀约。
聚焦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农业强区的发展目标,南海引来了哪些好项目?工业强区又将如何念好农业招商经?
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成为南海各镇街瞄准的重点方向。图为里水万顷园艺世界的蝴蝶兰种植大棚。
7大项目签约42个项目地块亮相
当天,宽敞的会场内,来自种养、加工、科研等企业和协会代表济济一堂。席间,佛山市华南味谷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丽兴致高昂——华南味谷与数家企业签订预制菜产业招商合作协议。
“华南味谷在九江的定位是打造国际鲜食预制菜园区。”李丽介绍,未来将打造孵化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交易中心,前期投资10亿元,建成后产值会达到20亿元,“南海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和淡水鱼加工流通中心,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也相当到位,这对预制菜企业的发展很关键。”
推介会上,2个农业招商项目、4个预制菜招商项目、1个金融服务项目成功签约,在农业创新、总部经济、加工流通、展示展销等方面助推南海农业现代化。其中不乏“国家级选手”,如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致力打造全国范围内的农业高质量人才、技术、产业、资金、信息、市场融通的集聚平台和生态平台。
企业家们的另一关注点是此次亮相的优质地块。翻看南海农业招商手册里的42个项目,记者发现,最大的招商地块面积为133公顷(2000亩)。其中,种养殖类项目23个,面积约953公顷(1.43万亩);农文旅项目18个,面积约733公顷(1.1万亩);预制菜生产项目(九江临港产业区)1个,面积约1.67公顷(25亩)。
此次推介会,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成为镇街瞄准的重点方向:有的是“项目等人”,如桂城街道汇科国际产业园,融食品研发实验室、食品加工、中央厨房、数字电商直播基地、跨境电商公司、特色美食集市等为一体;更多的是“地等项目”,如里水拿出超453公顷(6800亩)地块,拟发展高端蔬菜、花卉种植。
为此,7个镇街推介人轮番上台推荐。“给各位介绍大沥的两位‘靓女’,不仅河清水净,还有规模有优势。”沥北同心项目将低端养殖鱼塘改造为农业生态园,让客商眼前一亮。“我们对高端农业科研团队求贤若渴,希望引入智慧数字化工厂种植,打造为高效种植融合科普、体验、文旅为一体的标杆性都市农业生态项目。”推介人毫不掩饰对项目前景的期许。
南海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和淡水鱼加工流通中心,发展预制菜产业有优势。图为九江桑基鱼塘。
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招大商”底气足
“请各位企业家给予南海更大的关注,南海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诚意,为你的农业事业腾飞再添翅膀。”推介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道出了南海对此次现代农业招商活动的诚挚与热忱。
做强农业,必须做大产业,产业要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南海“招大商”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南海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的思路开展农业招商。2022年,南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96亿元。因此,南海乡村与其他区域乡村相比,有着明显的市场、科技、资金、人才优势,累计招商农业项目30个,投资额43亿元。
有实力,更有保障。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海说,自去年以来,南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扶持政策,打造了“1+N”全方位农业发展和扶持政策体系,致力于构建现代化、高效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其中,“1”是《南海区关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2024年)》,作为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纲。“N”是结合渔业、花卉、预制菜等优势产业,以及用地、种养、流通、加工、种业、金融、品牌等环节,分步骤、分领域地制定一系列农业发展和扶持政策措施,赋能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农业发展绕不开土地这一关键要素,深谙此道的南海提出,2022年~2024年,全区每年整备农业用地666.67公顷(10000亩)以上,三年共整备农业用地2000公顷(30000亩)以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现代农业项目用地管理也得到进一步规范。推介会上,南海自然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了《佛山市南海区关于支持“六新”现代农业项目农业设施建设工作指引》,明确备案年限放宽及土地恢复保证金优待等支持政策,增强投资者信心。
金融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次推介会组织了金融服务南海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签约,南海农商银行提供10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南海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农业企业积极申报龙头企业,吸引区外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南海,扶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海有一颗学农、懂农、爱农的心,必将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建能表示,当前,佛山重点产业的招商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南海举办招商推介会,办得及时、办得快速。接下来,南海要聚焦目标任务,推动农业招商工作提质增效;优化资源投入,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聚焦园区建设,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做好“五个三”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南海在水产、花卉、畜禽方面有种源优势。图为南海水产企业员工对大小不同的加州鲈进行分拣。
下阶段,南海将继续深化“三农”改革转型,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提高南海区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南海农业现代化,王勇现场提出“五个三”:一是稳定农地、种质、人才三大产业要素;二是激发科技、改革、开放三大提升动力;三是抓住市场、园区、企业三大发展层面;四是统筹自治、民事、商事三大治理主体;五是强化政策、秩序、生态三大保障机制。
第一,稳定农地、种质、人才三大产业要素。南海是制造业强区,但农业依然很强大,拥有60万亩农业用地。农地资源必须可用、好用、能支配,真正把土地交到农业企业家手中。其次是种质,南海在水产、花卉、畜禽方面有种源的优势,种质资源会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其前提是要保护好。再者是稳住农业人才。南海正在打造百万技工队伍,其中包括农业专业技能人才,企业家一定要培育好、使用好、提升好这些农业人才。
第二,激发科技、改革、开放三大提升动力。南海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依靠的动力是科技、改革、开放。要利用社会资源以及科技平台的力量,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从种质资源、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销售方式进行全周期科技创新。要统筹改革农村资源,使农村集约土地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坚实保障。农业产业要借鉴工业化、园区化发展思路,通过金融开放实现跨越式转型升级。
第三,抓住市场、园区、企业三大发展层面。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农业现代化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需求,构筑农业产业链,调整农业结构。抓好园区,不仅能集约利用土地,还能使服务、管理专业化,从而真正体现集约的效益。此外,高质量农业企业是南海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要对农业企业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初创类科技型企业,要大力帮扶支持。
第四,统筹自治、民事、商事三大治理主体。我们提倡农业企业由集体经济社发起,努力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自治组织、民事组织和商事组织,是新时代新农村不同的治理主体,必须调动力量挖掘农村潜力板,使其变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
第五,强化政策、秩序、生态三大保障机制。政策方面,政府在顶层设计配置资源时,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心工作,倾斜资源,加大力度。秩序方面,要依法依规守好耕地红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市场良好秩序。生态方面,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自净能力,做强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八大政策扶持要点
1
可享受南海区有关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人才、品牌、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普惠性政策体系扶持。
2
农业用地集约整备,面积20公顷(300亩)以上,租期10年以上,最高可奖补6000元/亩。
3
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年限可放宽至10年。
4
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可凭国有商业银行保函形式替代缴交土地恢复保证金或予以免缴土地恢复保证金。
5
银行授信农业项目950亿元。
6
可申请纳入南海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预制菜产业园财政奖补项目,总奖补金额超1.3亿元。
7
预制菜项目每年安排国有或集体建设用地6.67公顷(100亩)以上。
8
重点项目可享受“一事一议”定制性政策。
“1+N”扶持政策体系
“1”
《南海区关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2024年)》是南海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纲。
“N”
结合渔业、花卉、预制菜等优势产业,以及用地、种养、流通、加工、种业、金融、品牌等环节,分步骤、分领域地制定一系列农业发展和扶持政策措施。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梁慧恩 通讯员 南农宣
图为资料图片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罗曼
选择举报类型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