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十分钟后,我们将直播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欢迎移步新直播间~

173人赞过

【展望2021: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2.8万人】落实落细就业创业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促进养老、社会救助、医保、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协调发展。

129人赞过

【展望2021:提质扩容9所区直高中】2021年,南海将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南海实验学校、华师大附属南海学校、石门中学佛山西站校区,提质扩容石门中学、九江中学等9所区直高中。(图:珠江时报记者 曾晓婷)

31人赞过

【展望2021:全力打造健康南海】2021年,南海将提速广东省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新儿童大楼建设,确保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运营并同步启动桂城医院改造搬迁,加快建设区公共卫生医院、全科医院,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全力打造健康南海。

27人赞过

【展望2021:坚持治理安民】加快“城市大脑”二期建设,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实现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牢牢守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锻造坚强有力的有为政府,坚持“一线重用”选拔任用机制,更大力度培养提拔一批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25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坚持生态乐民】新增建设截污管网300公里,铁腕推进治污攻坚。东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态都市区,中部打造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西部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两山”理念转化实践区。高水平推进8个万亩公园、4个千亩公园及万里碧道南海段规划建设,新增绿化面积8000亩。

23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文化引领消费】重点打造平洲玉器街、永安路等一批文化街区,加快推进保利西街、听音湖、怡海路等美食集聚街区建。加快“环湖经济圈”建设,塑造一批夜间旅游、购物餐饮、风情街区等文化消费场景,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22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推动文商旅创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岭南文旅小镇、南国酒镇、羊城创意产业园岭南分园、三山电竞产业园等文化产业载体,加快4K/8K超高清视频应用和产业集聚,推动功夫影视产业全链条、跨越式发展。加快叠水小镇、西岸乡伴、里水理想村等文旅项目建设。

23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提升科技惠企便民水平】加快民生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建设。

21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强化人才第一资源】启动实施“鲲鹏人才计划”,积极引导南海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加强“创二代”传承培育。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加强与广东轻工、广东环保、广东舞蹈戏剧等职业院校合作,组建职业教育联盟,带动本土中职教育优化提升。

19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打造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重点科创平台。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工程,新增高企200家。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至57%。(珠江时报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摄)

20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2021年,南海将深入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全力以赴扶持民企做大做强。持续推进“隐形冠军”“大型骨干”等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鼓励镇街和部门创新推出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即来即办”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20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发挥重大平台支撑作用】推动佛高区南海园高位进发,举全区之力建设三龙湾南海片区,高水平打造文翰湖国际科创小镇。力促广东省大数据交易中心落地,加快引进法人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加快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建设,提速建设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佛山国际陆港,全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9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赋能】2021年,南海力争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500家,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加快建设泛家居、建筑、有色金属三大产业园,为高起点规划建设大沥电商产业园。鼓励引导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中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19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大专业会展中心”,加速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大项目。推动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中国先进医卫用无纺布产业示范基地、仙湖氢谷等特色产业载体建设,全力打造新经济集聚新高地。(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9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全力参与“双区”建设】2021年,南海将积极参与“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共同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促进广东金融高新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联动对接,积极承接深港澳资源外溢。大力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加快推进广佛荟、香港理工大学广佛校区等重点项目。

19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2021年,南海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高水平推动“五个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五大“美丽行动”,重点打造6个“百里芳华”示范片、10条特色精品示范村。

17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1年,南海将启动“六纵六横”路网首批8个项目,加快推进桂澜路北延线、文华路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禅西大道南延线等重点工程。启动狮山、西樵有轨电车项目,确保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全线通车,加快佛山地铁2、3、4、11号线建设。

15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1年,南海将启动“六纵六横”路网首批8个项目,加快推进桂澜路北延线、文华路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禅西大道南延线等重点工程。启动狮山、西樵有轨电车项目,确保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全线通车,加快佛山地铁2、3、4、11号线建设。(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5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增强城市发展能级】2021年,南海将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千灯湖城市中轴重点推进千灯湖片区北延东拓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重点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国桃园、南海大学城等区域建设,广佛同城示范带全面对标广州先进城区,西部生态示范带重点围绕西江、北江做好“水文章”。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七湖两湾一站一园”重点区域建设。

16人赞过

【2021年工作展望: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2021年,南海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145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的千亩万亩产业集聚区。抓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5人赞过

【2021年工作任务】2021年南海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南海将围绕“城乡悦民、产业富民、科技利民、文化润民、生态乐民、治理安民、保障惠民”工作主线,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打造创新活力南海。

16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政府行政效能显著增强】2020年,南海选派208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淬炼,在全国率先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启动建设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获评全国十佳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15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政府行政效能显著增强】2020年,南海选派208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淬炼,在全国率先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启动建设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获评全国十佳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16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2020年,南海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比重达70.4%,倾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启动实施智慧医疗项目,全国首家县区级公共卫生医院挂牌。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基塘农业上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5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城乡功能面貌持续提升】2020年,南海“交通大会战”全面打响,“六纵六横”快速路网加快推进。建成5G基站超3400个,5G信号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宜居社区57个、市级宜居社区89个、绿色村庄61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夏北永胜村在全市率先启动旧村整村改造。

16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同城化合作样板区域。三龙湾南海片区加速“一轴一带三极”布局,三龙湾大道提升改造基本完成。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积极打造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15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季华实验室一期建成投用,累计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近千人,承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10项。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30家、58家,新认定高企836家,市级标杆高企累计达27家。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8人、总数达70人,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达25.9万人、17.3万人。(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5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产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2020年,南海引入超10亿元项目12个,虎牙全球研发总部、百事食品广东基地、徐工智能制造基地等龙头项目抢滩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新引进项目233个、总量达1024个,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百亿企业达11家,“隐形冠军”企业增至109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65家,上市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14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实验区建设精彩开局】2020年,省委深改委正式印发实验区实施方案,首批8个省级支持事项重磅落地。划定总面积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145个重点项目和9条特色廊道建设加快推进。(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14人赞过

【2020年工作回顾:疫情防控扎实有力】2020年,南海用时20天基本阻断疫情在区内传播,实现确诊病例动态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在全省率先启用电子通行证,4万多名基层党员冲锋一线,2000多名机关干部奔赴基层,全体市民人人参与。出台“稳企十五条”“企业复工十条”等政策“组合拳”,累计为企业融资超80亿元,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4人赞过

【“十三五”回顾:民生朝普惠化优质化迈进】“十三五”期间,南海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67%,新(改、扩)建中小学校80所,新增优质学位8.3万。卫生强区建设方面,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拥有三级医院6家(含三甲医院3家),累计新增床位1821个。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200间、社区体育公园115个、艺术场馆49所、博物馆10家,公交车实现100%新能源化。

14人赞过

【“十三五”回顾:城乡朝现代化一体化迈进】南海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26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800亿元。南海新交通试验段车辆成功上线调试,水口水道大桥、番海大桥建成通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凸显,新建成产业载体1798万平方米。(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摄)

14人赞过

【“十三五”回顾:产业朝集群化高端化迈进】“十三五”期间,南海“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达1060亿元,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720个,投资总额达5458亿元。引进大院大所组建42家科创平台,高企从287家增至226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总量分别达246家、484家。上市企业从13家增至19家,新三板企业从22家增至43家。坚美铝材、蒙娜丽莎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南海区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超11.6万件。

14人赞过

【“十三五”回顾:改革朝制度化系统化迈进】“十三五”期间,南海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创新服务实验区。首创政务服务湾区通办、商事登记跨境通办,市场主体从17.3万户激增到37.8万户,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从平均5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国资控股上市企业由2家增至6家,市值由100亿元增至近400亿元。

14人赞过

【“十三五”回顾:地区生产总值破三千亿元】2015年到2020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从2397亿元增长至3177亿元,年均增长5.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86亿元增长至2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923亿元增长至130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稳居全国同级前列。连续6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三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勇夺2020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名。

14人赞过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14人赞过

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开幕。(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4人赞过

珠江时报电子大屏展出了南海区人大代表的有关报道,吸引代表们关注。除了纸媒报道,现场还展示了珠江时报制作的系列视频,如2020南海影响力十大事件/十大人物、城乡融合瞰南海系列视频等。(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4人赞过

所有参会人员已经提前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入场前还要量体温、亮粤康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4人赞过

人大代表已经陆续来到现场,我们的直播将在9:30正式开始,记得关注哦~(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14人赞过

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将于2月8日9:30开幕,届时,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将代表南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南海取得了哪些成绩?新的五年,南海又有哪些工作部署?珠江时报将全程直播,带你云参会!

14人赞过